第五百八十四章 晋州乱象(1/4)
民众最容易被愚弄,这是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,自古改朝换代,为首者几句谣言,几声煽动,活不下去的百姓们欣而景从,于是聚而成兵,攻城掠寨,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基本都是这样被推倒的。
老人的话说出了大多数难民的心态。
他们的眼光看不了那么长远,什么“今上无道”,什么“弑兄杀弟”,这些事根本不是他们有兴趣关心的,或者说,这些事离他们太遥远,他们掺和不起也没兴趣掺和。
百姓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?两个字,“衣”与“食”,无论怎样的年代,统治者能保证百姓有衣穿,有饭吃,百姓就愿意认谁,谁当皇帝并不重要,你们大人物之间打出脑浆子来也不重要,重要的是,让我们有饭吃,有衣穿,这就够了。
此刻李素最担心的也是这一点,因为天灾的缘故,“衣”和“食”这两样,朝廷已无法及时满足百姓了,如此一来,有心人在这些难民人群里煽动蛊惑几句,闹出民乱的可能性很大,毕竟,因为天灾,百姓们最基本的需求已无法保证了,对百姓来说,这就是没了活路,既然没了活路,他们还有什么不敢干?
老人没说错,逢遇灾年,人心惶惶,哪里谈得上“太平”二字?
李素见老人脸色奇差,于是挥手命人捧上米粥,老人死活不肯喝,李素耐心相劝,又命人捧出干肉条让那汉子,婆姨和小孩先吃,直到三人吃饱了,李素和汉子轮流相劝,好说歹说,老人才开始捧着米粥,一点一点地喝下去。
喝完米粥,老人的脸色终于恢复了些许红润光彩,精神和底气也足了,李素也不急,蹲在老人身前陪她东拉西扯,聊了好一阵无关紧要的家常,见老人的气色已恢复了红润健康,李素这才说到了正题。
“老人家您说晋州有流言,这些流言都是什么人放出来的呢?”李素温和地笑道。
老人摇头:“流言哪里查得到头啊,一传十,十传百,最后人尽皆知,我们也是顺耳一听,谁也不会查问究竟,说到底,我们农户人家关心的是肚子,流言这些虚妄的东西又不能填饱肚子。”
“那么,相信这些流言的人多吗?”
老人迟疑了一下,道:“怕是不少,老妇一路走来,乡亲们怨言颇大,有的说官府不力,开春前没能提醒乡亲,说的最多的还是当今陛下无道,干出许多恶事,于是遭了天谴,连累乡亲遭殃……”
老人顿了顿,望向李素,讷讷道:“老妇说得……是不是太多了?敢问贵人,可是朝廷的权贵?”
李素笑道:“老人家,以后有人传流言,您可别信了,陛下和朝廷不会不管百姓死活的,晚辈等正是奉了陛下的旨意,出京北行入晋,代表朝廷赈济乡亲,帮乡亲们度此厄难。”
指了指身旁的李治,李素笑道:“老人家您看,这位是陛下的皇九子,爵封晋王,别看年纪幼,他可是陛下的嫡子,陛下派他入晋赈济百姓,朝廷拨付的赈济粮草不日也将入晋州,老人家,朝廷可不会不管你们的。”
老人和身后的汉子以及婆姨同时一愣,神情顿时变得愈发局促紧张,没过多久,老人脸上却渐渐露出喜色,看了李治一眼,然后很快垂下头,颤巍巍地起身,道:“原来是真龙之子,请恕老妇眼拙不识,老妇给大贵人磕头……”
老人一家刚准备跪拜,李治急忙抢步上前托住老人的手臂,有些紧张地道:“您……老人家万不可如此,说是天灾,终究是朝廷和官府为百姓做得不够,我们有愧于百姓,该是我向您老人家赔礼才是。”
老人连道不敢,神情倒也比较镇定,身后的汉子和婆姨可就紧张了,不时地揉搓着衣角,紧张得手脚没处放,脸孔涨得通红,神情不知所措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