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5章 史料中真正隐藏的东西(2/4)
他这么做,当然不是照抄史料,而是结合当时的情景深入分析了一番。
很多人在解读这段史料的时候,往往会有两种看法。
第一种,认为史料有问题。如果秦王当时表现得特别迫不及待,那显然不符合他「重视兄弟感情、迫不得已发动玄武门之变前内心十分矛盾挣扎」的圣君人设。
所以,后来的史官故意编了这么一段情节。
第二种,认为秦王虽然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,但内心中确实还是对太子有兄弟之情的。在战场上他虽然杀伐果断,但那毕竟是对敌人,而此时他的矛头是自己的兄弟和父亲,出现犹豫也是人之常情。
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。
而李鸿运觉得,这两种看法应该都不是真相。
秦王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,杀伐果断,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时的处境。所以,被感情所左右,虽然可能是影响因素,但绝非决定因素。
但这一幕戏码应该是确实发生过的。
李鸿运觉得,秦王之所以要这么做,主要是有两个原因。
第一是当时的大环境要求他必须做这样的表演。
就像古时候太子被禅位的时候,一定要再三推辞,以示对父皇的尊重。而即便是权臣篡位,都已经完成了加九锡的标准环节,在真正被推举为皇帝的时候,也要再三推辞。
像齐朝太祖那样就做得更假一些,黄袍加身,表面上说这都是被迫的,不是自己的本意,实际上怎么回事大家都门清。
秦王要做大事,与其说缺乏智慧和勇敢,还不如说他需要强有力的道德支援。
当然,这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。
更重要的原因,应该是一种服从性测试。
这毕竟是谋反,不是打仗。
如果仅仅是打仗,那么秦王其实不用太担心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环节。对付敌人,他确信不论是手下的谋臣还是武将,都肯定能够全力以赴。
但谋反的过程中,这些谋臣和武将到底能发挥多少的主观能动性,直接决定着成败。
如果他们中有任何一个人并不迫切,而是充满犹豫,那么在明天就有可能变成一个无法挽回的巨大漏洞。
而秦王表现得越是犹豫,手下的这些人就越是急切、危机感也越强。
一方面可以测试这些人的忠诚度,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。
很快,秦王的目的达到了,他不仅得到了所有人的强硬表态,还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道德支援。
于是在众人的轮番劝说之下,秦王命人取出了一副龟壳,准备以卜卦定吉凶,来为这场挣扎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然而此时,府僚张公谨恰好从外面赶来,正巧看到那副龟壳。
张公谨勐地把龟壳抓起来砸到地上:「占卜的目的是决疑,如今大事已经母庸置疑,还占卜个什么劲!难不成占卜的结果是大凶,秦王你就要罢手吗?」
于是,大事就此定下。
《领袖论》中有一句话:所谓领导,就是一种领袖与追随者基于共有的动机、价值和目的而达成一致的道德过程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领导者调用体制、政治、心理以及其他力量,激发、吸引并满足追随者的动机时,领导即告完成了。
而秦王此时的行为,非常完美地印证了这句话。
……
武德九年六月四日,清晨。
静谧的长安城刚刚从宵禁中苏醒,城中的居民照常开始一天的生活,完全没有察觉到这是充满了腥风血雨、将会决定未来梁朝百年国运的一天。
而太子和齐王就这么策马走出东宫,经过玄武门,前往临湖殿。
其实在张婕妤通知两人的时候,齐王更加倾向于张婕妤的建议,集结军队随时待命、托疾不朝,静观其变。
但太子认为自己的部队都已经集结待命,而负责看守玄武门的常何是自己人,再加上有宫中禁军,秦王应该不敢在宫内发动政变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